《西南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绵阳三线建设精神与文化对西南科技大学军民融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4
 
毛晓红(1962-),男,贵州遵义人,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 毛 若(1991-),女,四川绵阳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育与管理。 贾明峣(1991-),男,四川西昌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育与管理。 绵阳是国内公认的全国三线建设第一梯队城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十万建设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赴绵阳,投入三线建设大会战。一批批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无数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军人和民工建设者,怀着为国防军工事业奉献青春与生命的热情,扎根绵阳大山深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绵阳注入了“科技创新的DNA”。从1964年开始到1978年结束的绵阳三线建设,在铁路建设、重工业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绵阳三线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绵阳贫穷落后的局面,使绵阳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缩小了绵阳与全国发展的距离。峥嵘岁月,如画如歌。仅十多年,绵阳这座无名小城成为了在三线建设中崛起的科技之城。从三线建设时期的大后方,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最前沿,历经半个世纪沧桑巨变,三线精神、三线担当已经深深印在绵阳军民的骨子里,成为推动国家科技城建设的强大动力。绵阳,一座从三线建设中破茧重生的科技之城,一座以军民融合为最大特色的科技之城,强势崛起。 一、绵阳三线建设精神与文化内涵 绵阳三线建设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和环境下,来自五湖四海的三线建设者们在艰难困苦中锻铸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爱国主义精神,顾大局、识大体的集体主义精神,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直面忧患、勇挑重担的敢于担当精神,构建了三线建设企业工业大生产实践中和三线人日常生活里独特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里支柱性的精神财富,具有恒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创业史,是一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发展史,是一部不辱使命、强军富民、报国壮威的爱国史。 绵阳作为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三线建设使绵阳建成了电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航空、核工业等工业支柱,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发展体系,更培育了“艰苦创业、敢打敢拼、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爱国奉献、不怕牺牲”的“三线精神”和厚重感人的“三线文化”。“三线历史”是绵阳的“根”;“三线精神”是绵阳的“魂”;“三线企业”是绵阳的“本”。绵阳是伴随三线建设而产生、成长、发展起来的。三线建设自始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它留下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绵阳是国内一致公认的全国三线建设第一梯队城市,也是当之无愧的核心城市和重要战略实施战场,布局领域涉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长虹、九洲、东材、朝阳厂等极其重要的国防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三线建设项目累计超过40个,对于保障国家安全、改变西部落后面貌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绵阳三线建设者在绵阳的大山沟里,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为国家“大三线”建设树立了成功典范,立下了汗马功劳,带动了绵阳辖区内的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了绵阳市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给绵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宝贵的“艰苦创业、敢打敢拼、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爱国奉献、不怕牺牲” 的三线建设精神。绵阳三线建设精神,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代绵阳工作的宝贵资源,是绵阳建设不可磨灭的重要一页。 (一)艰苦创业精神 纵观绵阳三线建设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创业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是绵阳三线建设精神的最核心内容,是绵阳三线建设精神的最集中体现。作为绵阳三线建设精神文化之一的艰苦创业精神,在绵阳三线建设历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树立了一面旗帜。艰苦创业精神的主旨是艰苦奋斗,价值在于创业与奉献。艰苦奋斗是力量之源,创业与奉献是出发点与落脚点。绵阳三线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处处高山峻岭,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参加绵阳三线建设的干部群众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从全国四面八方汇集绵阳三线,刻苦钻研、不畏艰苦,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探索和创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绵阳三线建设艰苦创业精神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精神动力。拉近了绵阳与东部发达工业城市的差距。数十万绵阳三线建设者为此奉献了青春和挥洒了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 (二)敢打敢拼精神 绵阳三线建设是中国西部开发史上一部气吞山河的史诗,是一曲改天换地慷慨激扬的宏伟交响乐,是祖国强盛履历中重要的一步,它对绵阳,对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为此,绵阳三线建设大规模的开发,高强度的投入,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迅速集聚。在大量企业内迁绵阳的同时,一大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也随之到绵阳三线地区参加三线建设。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毅力全身心投入绵阳三线建设。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大力培育团结一致、上下齐心的团队战斗虎气,发扬吃苦耐劳、敢打敢拼、披坚执锐、不惧困难的精神,始终保持特别能战斗的作风,把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带到了绵阳三线,也传送到绵阳三线。狭路相逢勇者胜,他们为绵阳三线地区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旧观念的消除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顾全大局精神 每一个重要的时代,总会留给人难以忘怀的记忆片段。但比起那些艰苦的回忆,更让建设者们自豪的,是那一场浩浩荡荡的战略转移,造就了国家科技城的今天。上世纪六十年代,几十万建设大军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汇聚到绵阳三线地区,开始了绵阳建设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举——“大三线建设”。建设者们从国家利益出发,不计得失,不讲价钱,听到命令,立即出发。尽管参加绵阳三线建设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大家都能够坚定政治立场,绝对听党指挥,以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为重,自觉服从大局,互相配合支持。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从大局出发,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而这就是绵阳三线建设这支队伍大局精神的体现。 (四)团结协作精神 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绵阳三线建设项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全国支援三线、共同建设三线,“集中力量办大事”,以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凝聚发展合力。在那个被激情点燃的岁月,短短时间,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优秀建设者,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满腔“爱国爱家爱人民”的热情,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告别故土和亲人,跋山涉水,奔赴绵阳的大山深处。建设者们风餐露宿,忍饥挨饿,肩挑背扛,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创业阶段的重重困难,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在艰苦环境中,筑起了享誉世界的科技城。 (五)爱国奉献精神 可以自豪地说,爱国奉献贯穿了绵阳三线建设发展的全部历史,是浸润到绵阳三线建设者们血液中的精神特质。爱国奉献、报国图强的理想信念正是绵阳三线精神的核心,是高度凝聚和升华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成为绵阳三线建设精神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绵阳三线建设者们都以不同的形式诠释了爱国奉献的高尚精神,把弘扬爱国奉献精神作为价值追求。在“国防建设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一大批经过严格挑选的建设者打起背包,告别亲人,怀着“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奉献精神,以坚定的信念和牢固的家国情怀,浩浩荡荡、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绵阳这片欠发达地区。在国家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三线建设者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绵阳三线建设的艰巨任务。 (六)不怕牺牲精神 牺牲与奉献是紧密相连的,奉献必然伴随牺牲,可能牺牲的是时间、金钱、机会等,更有甚者牺牲的是身体或者生命。然而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工作需要,绵阳三线建设者做到个人服从组织,舍小家为大家,加班加点,埋头苦干,毫无怨言。绵阳三线建设之初,国民经济基础薄弱,面对各种挑战,数十万建设大军汇聚绵阳,三线建设者们都是各条战线上的佼佼者,所谓的“好人,好马,好刀枪”。许多科技人才满怀豪情壮志,告别大城市,告别亲人,投身到艰苦卓绝的绵阳三线建设中来。他们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爱国奉献、不怕牺牲,有的“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把一生都献给了绵阳三线建设。为了党和国家利益,他们义无反顾地从生活便利的大城市奔赴绵阳的磅礴征程。 二、三线建设对绵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三线建设实际上也是中国生产力布局从沿海到内地的一次大转移。经过这次建设,绵阳形成了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奠定了绵阳工业的基础和发展格局,促进了绵阳三线地区的经济建设。数以万计的知识分子奔赴绵阳,投入到三线建设大会战中。他们胼手胝足,夙兴夜寐,用青春和热血,让绵阳这座城市蝶变新生。绵阳因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地域优势成为四川三线企业布点较为集中的地区,为共和国三线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三线建设也对绵阳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构筑绵阳现代工业骨架 历史上,绵阳是一个典型的农耕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商贸发达,但工业少得可怜。从1964年至1978年,国家在13个省区开展了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等三线建设。绵阳以独特的区域优势,成为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三线建设资源之丰富、科技含量之高,全国罕有。许多国防工业、科研院所陆续内迁绵阳,一批国家重点项目也在三线建设期间得到快速扩张和发展,成为绵阳三线建设项目的亮点和核心工业,分布在绵阳境内的三线建设项目约40个,与重庆、贵阳、安顺一道处于三线建设第一梯队行列,而由于以核工业和电子工业为重点的战略布局,绵阳具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二)促进绵阳科学技术发展 绵阳三线企事业单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设备比较先进 、科技力量较强的国防军工企业和科研单位。三线建设不仅带来了项目、生产线、科研及产品研发能力,还带来了大批科技人员,迅速拓宽了绵阳的科学技术领域,增强了全市科学技术方面的实力。为绵阳在调整改革阶段,加快推进企业技改、产品创优、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打下了基础,成为推动国家科技城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积累绵阳宝贵人才资源 随着绵阳三线建设的全面展开,从华东、华中、东北等地迁来大量人口,绵阳境内人口急剧增加。在绵阳三线建设中,由于一部分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和一大批工业企业内迁,给绵阳带来了大批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量较为先进的设备,这是开创绵阳经济建设新局面、促进绵阳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加强绵阳三线建设的过程中,集中了全国一大批优秀干部、优秀科技人才和其他优秀知识分子。同时被分配到三线建设中的大批的青年学生,在艰苦创业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推动绵阳城市兴起繁荣 三线建设是绵阳开发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改变了绵阳的生产力布局和社会经济结构,使绵阳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为今天绵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先后有一批工矿企业和科研院所在绵阳布点建设,主要涉及电子、冶金、机械、核材料、航空、建材、能源等工业门类。这些三线单位落户建设,加速了绵阳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对绵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三线建设不仅重塑了绵阳的产业格局,还提升了绵阳在川北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五)奠定绵阳坚实精神高地 一个城市的灵魂,就是这座城市发展历程中积淀下来的能够让人们永久传承的一种城市的精神。非常幸运的是,绵阳这座城市早先的垦荒者给人们留下了“三线精神”这样的宝贵财富。三线建设为绵阳建设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它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三线建设者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奉献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三线建设精神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精神动力。绵阳三线建设开始后,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 的号召下,放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了当时还贫穷落后的大西南,来到了涪江之畔的绵阳山区,隐姓埋名,默默工作。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干打垒”房,面对的是异常艰苦的工作环境,但他们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类似“白天杠杠压(抬石头、生产设备),晚上压杠杠(睡木棒搭成的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等振奋人心的口号正是当时三线精神的生动写照。 三、绵阳三线建设精神与文化对西南科技大学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历史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沃土、发展科研事业的基地,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高校不仅应主动加强与军队间的合作,同时也应该在自身的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调查显示,绵阳三线建设历史在当代大学生头脑当中几乎是一片模糊甚至空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历史的记忆将渐行渐远。传承绵阳三线建设文化,弘扬绵阳三线建设精神,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现实任务,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对历史的一种尊重,更重要的是,它对于我们今天提高高校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实效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高校军民融合协同育人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迎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历史新阶段背景下,结合绵阳特有的军民融合科技资源,借鉴绵阳三线建设精神与文化的成功经验,启示如下: (一)应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制度创新 绵阳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优势观、人才观、合作观。体制融合是军民融合的前提。军民融合是军民结合向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发展,是实现寓军于民目标的具体体现,是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基本方略。在军民深度融合背景下推进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制度创新,进行顶层设计,打造国防科技创新的新体制机制是必然趋势,其包含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共享、完善协同育人政策制度体系等多方面条件创设。一是,建立全方位西南科技大学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领导决策制度,明确各自职责,使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发展始终处于科学的决策和领导之下,形成军民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局面。统筹绵阳国防科技资源,实现高校、军工企业的协同运行。打破行业之间、军民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界限,进行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制度创新。通过军民融合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注重顶层设计,确保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发展顺畅高效。在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董事会专题会议上,西南科技大学分别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6家董事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服务军民融合发展。西南科大的协同育人理念与改革创新经验已经发展成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西南科大的这些发展得益于“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二是建立全方位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规划制度,将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业在内的董事单位建设规划融入西南科技大学发展的总体规划。学校自2000年更名组建以来,便提出了开放办学的理念,探索建立四川省政府领导下的董事会制度。目前已形成“董事会共建、省部共建、局省共建”三位一体的联合办学模式,现有49家包括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业在内的董事单位,建立董事单位科技负责人联席会制度,并与各董事单位探索建立区域“学科共建,人才互聘,平台共用,协同创新,文化共融”深度融合的长效运行机制,实现了“资源共享,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共同发展”的发展格局。 (二)应努力加强军民科研企业间的互动合作 绵阳三线建设形成要素的积聚为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提供了基础。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应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经济、科技、教育、服务保障、动员等领域和各个方面逐步走向融合的过程和状态,所涉及的体制融合内涵非常丰富。军民融合发展推开了高等教育参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扇门”,为军地合力培育军事人才、地方高校参加武器装备研制、共享共用军地教育资源提供了政策依据,拓展了广阔空间。当前,很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等单位,在自主创新能力上都有突出表现,但由于军民之间体制分离的壁垒,这些民用机构往往很难参与到军用产品或军民两用高技术项目的研发中去;即便参与了,也呈现出与国防科研机构重复立项、重复投资的状况。因此,应积极构建军民科研机构、军民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促进军工科研院所与高校、企业互联互动。绵阳三线建设的企业对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建设具有较高的热情,许多企业家表示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做贡献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经济上的考虑是次要的。创新参与模式日益由企业-高校的二元模式向企业-政府-高校的三元模式转化。西南科技大学准确把握了这一趋势,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以政府为纽带推进军民融合,建立决策科学、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强化学校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政策、资源、经费上的支持。学校紧贴国防科技发展重大需求,坚持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国防工业集团的工程化经验优势,不断加强学校与国防工业集团的深度合作。积极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技术合作,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关键技术攻关,开展前瞻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共同推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西南科技大学作为绵阳科技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与区域产学研深入合作模式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鲜明特色。学校不仅构建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军队建设”军民融合学科体系,创办了服务核工业、兵器、电子、制造等军民融合行业的本、硕、博完整的国防特色学科专业体系,还与军地协同,创立了“需求牵引、方案对接、资源共享、军地联动、共同培养”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模式。2016年,西南科技大学作为四川唯一一所军工科研生产资质5证齐全的省属高校,率先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战略研究四个方面形成了初步的建设体系和发展模式。 (三)应大幅提升在军民融合发展中的贡献率 绵阳三线建设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发展,确保国家有了安全可靠的战略大后方,对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此后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国民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主体,是军事教育的强大后盾。长期以来,军队院校是我国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和主要渠道,因其与国家军队建设与国防安全紧密相关,故具有特殊性,但从广义范围来讲,军事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只是在历史发展进程当中人为将其割裂开了。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也只有将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充分融合,实现国家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才能以最高效益培养出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全能型人才。在教学条件建设上,军队院校可以通过与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联合实验室、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高水平师资,不断提高军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在科技创新上,可以尝试建设军地高校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前沿和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应用。西南科技大学坚持两个“服务”的军民融合发展定位,科学制定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方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科技、工业上的“巨人”,当时也没把学校看在眼里。但校领导们并不气馁,以“弱者有强项,强者有短板。建立联合办学董事会可以共享资源,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新办学理念和产学研协同发展思路一一说服了这些“巨人”。学校完善了国防特色学科专业,按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军队建设”的发展定位,与多家董事单位协同建成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等5个本科专业、1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1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和1个国防特色基础学科。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教学内容更新和教材建设方面,都与董事单位共同推动,邀请国防军工行业的专家学者开展军地联动,共商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方案。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培养的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已经成为该单位中坚力量,10余人已获上校军衔;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培养的硕士、博士成为各科研院所的科研骨干。40多家董事单位参与的西南科技大学“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得到国家领导人和教育部、国防科工局、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相关改革成果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 (四)应着力把握与军民融合文化建设相对接 绵阳三线建设中形成的“艰苦创业、敢打敢拼、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爱国奉献、不怕牺牲”的三线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引擎。“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的理性凝结。” 军民融合作为军队力量与地方力量充分渗透、达到水乳交融程度所形成的一个保障整体,将其由一种行为上升为一种文化,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地位和作用,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在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渗透着军民融合文化,而军民融合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和其他社会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充分借鉴利用社会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是丰富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文化内涵的必经之路。坚持与先进军事文化相统一,就是要使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文化与先进军事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军事文化作为军队和军人创造的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对高校的师生而言,由于缺乏了解的渠道和机会,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因此缺少理解和支持。在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文化建设中契合优秀的军事文化,提高高校师生的了解程度,有助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凝聚力量,也有助于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工作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逐步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四川开启了以军民融合发展为重点的全面创新试验改革的新纪元,西南科技大学也有幸成为四川省高等教育领域全面创新改革定点联系单位。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学校顺势而为、抢占先机,在董事单位的支持下,建设了“军民融合创新平台”,联合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在国防科工办的支持下,建立了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在绵阳市的大力支持下,共同组建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并成立了中国(绵阳)科技城高教联盟,共同推进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同时,依托学校“四川军民融合产业研究团队”,成立了“四川军民融合战略研究中心”,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军民融合重大项目研究,智库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24年特别是近3年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 [1] 许峰,田花.三线建设对贵州工业发展的贡献及其启示[J]. 理论与当代,2011(12). [2] 任健,陈谟.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反思[J]. 军事历史,2001(01). [3] 王平,秦元岗,贾学卿.军队科研单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思考——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03). [4] 吴迪.军民融合文化建设途径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4(06). [5] 陈姻,刘梦媛.我国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3). 毛晓红(1962-),男,贵州遵义人,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 毛 若(1991-),女,四川绵阳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育与管理。 贾明峣(1991-),男,四川西昌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育与管理。 绵阳是国内公认的全国三线建设第一梯队城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十万建设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赴绵阳,投入三线建设大会战。一批批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无数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军人和民工建设者,怀着为国防军工事业奉献青春与生命的热情,扎根绵阳大山深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绵阳注入了“科技创新的DNA”。从1964年开始到1978年结束的绵阳三线建设,在铁路建设、重工业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绵阳三线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绵阳贫穷落后的局面,使绵阳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缩小了绵阳与全国发展的距离。峥嵘岁月,如画如歌。仅十多年,绵阳这座无名小城成为了在三线建设中崛起的科技之城。从三线建设时期的大后方,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最前沿,历经半个世纪沧桑巨变,三线精神、三线担当已经深深印在绵阳军民的骨子里,成为推动国家科技城建设的强大动力。绵阳,一座从三线建设中破茧重生的科技之城,一座以军民融合为最大特色的科技之城,强势崛起。一、绵阳三线建设精神与文化内涵绵阳三线建设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和环境下,来自五湖四海的三线建设者们在艰难困苦中锻铸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爱国主义精神,顾大局、识大体的集体主义精神,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直面忧患、勇挑重担的敢于担当精神,构建了三线建设企业工业大生产实践中和三线人日常生活里独特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里支柱性的精神财富,具有恒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创业史,是一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发展史,是一部不辱使命、强军富民、报国壮威的爱国史。绵阳作为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三线建设使绵阳建成了电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航空、核工业等工业支柱,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发展体系,更培育了“艰苦创业、敢打敢拼、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爱国奉献、不怕牺牲”的“三线精神”和厚重感人的“三线文化”。“三线历史”是绵阳的“根”;“三线精神”是绵阳的“魂”;“三线企业”是绵阳的“本”。绵阳是伴随三线建设而产生、成长、发展起来的。三线建设自始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它留下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绵阳是国内一致公认的全国三线建设第一梯队城市,也是当之无愧的核心城市和重要战略实施战场,布局领域涉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长虹、九洲、东材、朝阳厂等极其重要的国防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三线建设项目累计超过40个,对于保障国家安全、改变西部落后面貌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绵阳三线建设者在绵阳的大山沟里,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为国家“大三线”建设树立了成功典范,立下了汗马功劳,带动了绵阳辖区内的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了绵阳市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给绵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宝贵的“艰苦创业、敢打敢拼、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爱国奉献、不怕牺牲” 的三线建设精神。绵阳三线建设精神,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代绵阳工作的宝贵资源,是绵阳建设不可磨灭的重要一页。(一)艰苦创业精神纵观绵阳三线建设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创业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是绵阳三线建设精神的最核心内容,是绵阳三线建设精神的最集中体现。作为绵阳三线建设精神文化之一的艰苦创业精神,在绵阳三线建设历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树立了一面旗帜。艰苦创业精神的主旨是艰苦奋斗,价值在于创业与奉献。艰苦奋斗是力量之源,创业与奉献是出发点与落脚点。绵阳三线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处处高山峻岭,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参加绵阳三线建设的干部群众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从全国四面八方汇集绵阳三线,刻苦钻研、不畏艰苦,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探索和创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绵阳三线建设艰苦创业精神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精神动力。拉近了绵阳与东部发达工业城市的差距。数十万绵阳三线建设者为此奉献了青春和挥洒了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二)敢打敢拼精神绵阳三线建设是中国西部开发史上一部气吞山河的史诗,是一曲改天换地慷慨激扬的宏伟交响乐,是祖国强盛履历中重要的一步,它对绵阳,对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为此,绵阳三线建设大规模的开发,高强度的投入,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迅速集聚。在大量企业内迁绵阳的同时,一大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也随之到绵阳三线地区参加三线建设。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毅力全身心投入绵阳三线建设。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大力培育团结一致、上下齐心的团队战斗虎气,发扬吃苦耐劳、敢打敢拼、披坚执锐、不惧困难的精神,始终保持特别能战斗的作风,把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带到了绵阳三线,也传送到绵阳三线。狭路相逢勇者胜,他们为绵阳三线地区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旧观念的消除做出了巨大贡献。(三)顾全大局精神每一个重要的时代,总会留给人难以忘怀的记忆片段。但比起那些艰苦的回忆,更让建设者们自豪的,是那一场浩浩荡荡的战略转移,造就了国家科技城的今天。上世纪六十年代,几十万建设大军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汇聚到绵阳三线地区,开始了绵阳建设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举——“大三线建设”。建设者们从国家利益出发,不计得失,不讲价钱,听到命令,立即出发。尽管参加绵阳三线建设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大家都能够坚定政治立场,绝对听党指挥,以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为重,自觉服从大局,互相配合支持。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从大局出发,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而这就是绵阳三线建设这支队伍大局精神的体现。(四)团结协作精神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绵阳三线建设项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全国支援三线、共同建设三线,“集中力量办大事”,以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凝聚发展合力。在那个被激情点燃的岁月,短短时间,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优秀建设者,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满腔“爱国爱家爱人民”的热情,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告别故土和亲人,跋山涉水,奔赴绵阳的大山深处。建设者们风餐露宿,忍饥挨饿,肩挑背扛,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创业阶段的重重困难,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在艰苦环境中,筑起了享誉世界的科技城。(五)爱国奉献精神可以自豪地说,爱国奉献贯穿了绵阳三线建设发展的全部历史,是浸润到绵阳三线建设者们血液中的精神特质。爱国奉献、报国图强的理想信念正是绵阳三线精神的核心,是高度凝聚和升华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成为绵阳三线建设精神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绵阳三线建设者们都以不同的形式诠释了爱国奉献的高尚精神,把弘扬爱国奉献精神作为价值追求。在“国防建设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一大批经过严格挑选的建设者打起背包,告别亲人,怀着“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奉献精神,以坚定的信念和牢固的家国情怀,浩浩荡荡、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绵阳这片欠发达地区。在国家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三线建设者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绵阳三线建设的艰巨任务。(六)不怕牺牲精神牺牲与奉献是紧密相连的,奉献必然伴随牺牲,可能牺牲的是时间、金钱、机会等,更有甚者牺牲的是身体或者生命。然而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工作需要,绵阳三线建设者做到个人服从组织,舍小家为大家,加班加点,埋头苦干,毫无怨言。绵阳三线建设之初,国民经济基础薄弱,面对各种挑战,数十万建设大军汇聚绵阳,三线建设者们都是各条战线上的佼佼者,所谓的“好人,好马,好刀枪”。许多科技人才满怀豪情壮志,告别大城市,告别亲人,投身到艰苦卓绝的绵阳三线建设中来。他们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爱国奉献、不怕牺牲,有的“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把一生都献给了绵阳三线建设。为了党和国家利益,他们义无反顾地从生活便利的大城市奔赴绵阳的磅礴征程。二、三线建设对绵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三线建设实际上也是中国生产力布局从沿海到内地的一次大转移。经过这次建设,绵阳形成了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奠定了绵阳工业的基础和发展格局,促进了绵阳三线地区的经济建设。数以万计的知识分子奔赴绵阳,投入到三线建设大会战中。他们胼手胝足,夙兴夜寐,用青春和热血,让绵阳这座城市蝶变新生。绵阳因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地域优势成为四川三线企业布点较为集中的地区,为共和国三线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三线建设也对绵阳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构筑绵阳现代工业骨架历史上,绵阳是一个典型的农耕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商贸发达,但工业少得可怜。从1964年至1978年,国家在13个省区开展了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等三线建设。绵阳以独特的区域优势,成为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三线建设资源之丰富、科技含量之高,全国罕有。许多国防工业、科研院所陆续内迁绵阳,一批国家重点项目也在三线建设期间得到快速扩张和发展,成为绵阳三线建设项目的亮点和核心工业,分布在绵阳境内的三线建设项目约40个,与重庆、贵阳、安顺一道处于三线建设第一梯队行列,而由于以核工业和电子工业为重点的战略布局,绵阳具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二)促进绵阳科学技术发展绵阳三线企事业单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设备比较先进 、科技力量较强的国防军工企业和科研单位。三线建设不仅带来了项目、生产线、科研及产品研发能力,还带来了大批科技人员,迅速拓宽了绵阳的科学技术领域,增强了全市科学技术方面的实力。为绵阳在调整改革阶段,加快推进企业技改、产品创优、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打下了基础,成为推动国家科技城建设的强大动力。(三)积累绵阳宝贵人才资源随着绵阳三线建设的全面展开,从华东、华中、东北等地迁来大量人口,绵阳境内人口急剧增加。在绵阳三线建设中,由于一部分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和一大批工业企业内迁,给绵阳带来了大批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量较为先进的设备,这是开创绵阳经济建设新局面、促进绵阳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加强绵阳三线建设的过程中,集中了全国一大批优秀干部、优秀科技人才和其他优秀知识分子。同时被分配到三线建设中的大批的青年学生,在艰苦创业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四)推动绵阳城市兴起繁荣三线建设是绵阳开发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改变了绵阳的生产力布局和社会经济结构,使绵阳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为今天绵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先后有一批工矿企业和科研院所在绵阳布点建设,主要涉及电子、冶金、机械、核材料、航空、建材、能源等工业门类。这些三线单位落户建设,加速了绵阳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对绵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三线建设不仅重塑了绵阳的产业格局,还提升了绵阳在川北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五)奠定绵阳坚实精神高地一个城市的灵魂,就是这座城市发展历程中积淀下来的能够让人们永久传承的一种城市的精神。非常幸运的是,绵阳这座城市早先的垦荒者给人们留下了“三线精神”这样的宝贵财富。三线建设为绵阳建设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它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三线建设者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奉献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三线建设精神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精神动力。绵阳三线建设开始后,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 的号召下,放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了当时还贫穷落后的大西南,来到了涪江之畔的绵阳山区,隐姓埋名,默默工作。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干打垒”房,面对的是异常艰苦的工作环境,但他们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类似“白天杠杠压(抬石头、生产设备),晚上压杠杠(睡木棒搭成的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等振奋人心的口号正是当时三线精神的生动写照。三、绵阳三线建设精神与文化对西南科技大学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历史启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沃土、发展科研事业的基地,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高校不仅应主动加强与军队间的合作,同时也应该在自身的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调查显示,绵阳三线建设历史在当代大学生头脑当中几乎是一片模糊甚至空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历史的记忆将渐行渐远。传承绵阳三线建设文化,弘扬绵阳三线建设精神,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现实任务,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对历史的一种尊重,更重要的是,它对于我们今天提高高校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实效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高校军民融合协同育人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迎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历史新阶段背景下,结合绵阳特有的军民融合科技资源,借鉴绵阳三线建设精神与文化的成功经验,启示如下:(一)应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制度创新绵阳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优势观、人才观、合作观。体制融合是军民融合的前提。军民融合是军民结合向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发展,是实现寓军于民目标的具体体现,是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基本方略。在军民深度融合背景下推进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制度创新,进行顶层设计,打造国防科技创新的新体制机制是必然趋势,其包含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共享、完善协同育人政策制度体系等多方面条件创设。一是,建立全方位西南科技大学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领导决策制度,明确各自职责,使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发展始终处于科学的决策和领导之下,形成军民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局面。统筹绵阳国防科技资源,实现高校、军工企业的协同运行。打破行业之间、军民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界限,进行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制度创新。通过军民融合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注重顶层设计,确保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发展顺畅高效。在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董事会专题会议上,西南科技大学分别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6家董事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服务军民融合发展。西南科大的协同育人理念与改革创新经验已经发展成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西南科大的这些发展得益于“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二是建立全方位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规划制度,将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业在内的董事单位建设规划融入西南科技大学发展的总体规划。学校自2000年更名组建以来,便提出了开放办学的理念,探索建立四川省政府领导下的董事会制度。目前已形成“董事会共建、省部共建、局省共建”三位一体的联合办学模式,现有49家包括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业在内的董事单位,建立董事单位科技负责人联席会制度,并与各董事单位探索建立区域“学科共建,人才互聘,平台共用,协同创新,文化共融”深度融合的长效运行机制,实现了“资源共享,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共同发展”的发展格局。(二)应努力加强军民科研企业间的互动合作绵阳三线建设形成要素的积聚为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提供了基础。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应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经济、科技、教育、服务保障、动员等领域和各个方面逐步走向融合的过程和状态,所涉及的体制融合内涵非常丰富。军民融合发展推开了高等教育参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扇门”,为军地合力培育军事人才、地方高校参加武器装备研制、共享共用军地教育资源提供了政策依据,拓展了广阔空间。当前,很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等单位,在自主创新能力上都有突出表现,但由于军民之间体制分离的壁垒,这些民用机构往往很难参与到军用产品或军民两用高技术项目的研发中去;即便参与了,也呈现出与国防科研机构重复立项、重复投资的状况。因此,应积极构建军民科研机构、军民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促进军工科研院所与高校、企业互联互动。绵阳三线建设的企业对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建设具有较高的热情,许多企业家表示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做贡献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经济上的考虑是次要的。创新参与模式日益由企业-高校的二元模式向企业-政府-高校的三元模式转化。西南科技大学准确把握了这一趋势,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以政府为纽带推进军民融合,建立决策科学、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强化学校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政策、资源、经费上的支持。学校紧贴国防科技发展重大需求,坚持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国防工业集团的工程化经验优势,不断加强学校与国防工业集团的深度合作。积极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技术合作,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关键技术攻关,开展前瞻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共同推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西南科技大学作为绵阳科技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与区域产学研深入合作模式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鲜明特色。学校不仅构建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军队建设”军民融合学科体系,创办了服务核工业、兵器、电子、制造等军民融合行业的本、硕、博完整的国防特色学科专业体系,还与军地协同,创立了“需求牵引、方案对接、资源共享、军地联动、共同培养”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模式。2016年,西南科技大学作为四川唯一一所军工科研生产资质5证齐全的省属高校,率先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战略研究四个方面形成了初步的建设体系和发展模式。(三)应大幅提升在军民融合发展中的贡献率绵阳三线建设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发展,确保国家有了安全可靠的战略大后方,对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此后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国民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主体,是军事教育的强大后盾。长期以来,军队院校是我国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和主要渠道,因其与国家军队建设与国防安全紧密相关,故具有特殊性,但从广义范围来讲,军事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只是在历史发展进程当中人为将其割裂开了。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也只有将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充分融合,实现国家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才能以最高效益培养出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全能型人才。在教学条件建设上,军队院校可以通过与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联合实验室、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高水平师资,不断提高军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在科技创新上,可以尝试建设军地高校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前沿和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应用。西南科技大学坚持两个“服务”的军民融合发展定位,科学制定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方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科技、工业上的“巨人”,当时也没把学校看在眼里。但校领导们并不气馁,以“弱者有强项,强者有短板。建立联合办学董事会可以共享资源,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新办学理念和产学研协同发展思路一一说服了这些“巨人”。学校完善了国防特色学科专业,按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军队建设”的发展定位,与多家董事单位协同建成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等5个本科专业、1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1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和1个国防特色基础学科。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教学内容更新和教材建设方面,都与董事单位共同推动,邀请国防军工行业的专家学者开展军地联动,共商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方案。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培养的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已经成为该单位中坚力量,10余人已获上校军衔;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培养的硕士、博士成为各科研院所的科研骨干。40多家董事单位参与的西南科技大学“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得到国家领导人和教育部、国防科工局、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相关改革成果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四)应着力把握与军民融合文化建设相对接绵阳三线建设中形成的“艰苦创业、敢打敢拼、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爱国奉献、不怕牺牲”的三线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引擎。“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的理性凝结。” 军民融合作为军队力量与地方力量充分渗透、达到水乳交融程度所形成的一个保障整体,将其由一种行为上升为一种文化,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地位和作用,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在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渗透着军民融合文化,而军民融合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和其他社会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充分借鉴利用社会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是丰富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文化内涵的必经之路。坚持与先进军事文化相统一,就是要使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文化与先进军事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军事文化作为军队和军人创造的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对高校的师生而言,由于缺乏了解的渠道和机会,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因此缺少理解和支持。在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文化建设中契合优秀的军事文化,提高高校师生的了解程度,有助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凝聚力量,也有助于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工作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逐步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四川开启了以军民融合发展为重点的全面创新试验改革的新纪元,西南科技大学也有幸成为四川省高等教育领域全面创新改革定点联系单位。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学校顺势而为、抢占先机,在董事单位的支持下,建设了“军民融合创新平台”,联合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在国防科工办的支持下,建立了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在绵阳市的大力支持下,共同组建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并成立了中国(绵阳)科技城高教联盟,共同推进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同时,依托学校“四川军民融合产业研究团队”,成立了“四川军民融合战略研究中心”,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军民融合重大项目研究,智库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24年特别是近3年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参考文献[1] 许峰,田花.三线建设对贵州工业发展的贡献及其启示[J]. 理论与当代,2011(12).[2] 任健,陈谟.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反思[J]. 军事历史,2001(01).[3] 王平,秦元岗,贾学卿.军队科研单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思考——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03).[4] 吴迪.军民融合文化建设途径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4(06).[5] 陈姻,刘梦媛.我国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3).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网址: http://xnkjdx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8867.shtml


上一篇: 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以
下一篇: 机械工业论文_齿轮接触疲劳理论研究进展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西南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